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天津教委關於做好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的通知精神🧑🏼,確保學生公寓發生突發事件時🧑🎓,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有效地采取有序的、快速的應急疏散,結合我院實際情況製定“學生公寓防火求生安全疏散演練實施方案”👩🏻🎤。
一👈🏻、演練目的🐮:
通過求生疏散演練,使全院師生員工熟悉應急避災正確方法🧂,掌握突發事件發生後緊急疏散的程序和路線,確保在發生突發事件時📠🖕🏻,我院突發事件應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全院員工的生命安全👵,減少不必要的非災傷害。經過演練活動培養學生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品德🪽,提高突發公共事件下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助能力👩🎤。
二、演練安排:
(一)時間:2012年11月9日 中午15:30—16:00
(二)內容:防火緊急疏散演練👩🏼💼。
(三)對象🏌🏿:全體師生員工。
(四)地點🤽:學生公寓南區1號 學生公寓北區1號樓
三、演練準備:
(一)演練前對全體師生員工進行求生疏散宣傳教育,增強師生員工的安全意識。
(二)召開動員大會,讓師生員工熟悉緊急避險的正確方法👩👩👧,講明求生緊急疏散演練的程序、內容、時間和紀律要求,以及各個班級疏散的路線和到達的區域,同時強調演練的預見性🍣、模擬性練習🌋,並非真正的災難性疏散🗿,以免發生誤解而引發的謠傳。
(三)演練前對疏散線路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考察,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
(四)通訊組🎙:院辦負責提供對講機7部(陳 紅、白玉英、王月芹👱🏻、逄洪凱、吳偉麗🚴🏽♂️🛄、楊 旭、朱蘇蘇、關小蘭🧝🏼、李秀芝)保衛處自備🦸🏿♂️。
(五)秘書組:院學生會幹部20人負責場地疏導與現場協調。
(六)宣傳組:院團委負責前期宣傳並提示學生攜帶防護品,如💽:手持手電、手機,濕毛巾或濕口罩
(七)新聞組:新聞中心負責現場攝影、攝像及新聞報道
(八)音響組:技管中心負責現場音響擴聲
(九)行政組👍🧑🏼🍼:後勤中心負責運送音響器材等物品
四、演練要求:
(一)各二級學院要求認真進行動員教育👰🏿♂️,講明演練目的意義及疏散路線。教育學生疏散演練時不要驚慌👨👨👧👦,聽從指揮,服從安排💇♀️🤰🏿,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規範👩🏼;嚴禁推拉👩🏼⚕️🖥、沖撞🧙♂️、擁擠📯,防止踩踏和摔傷事故發生。
(二)全體輔導員到指定位置組織學生進行疏散,並在指定集結地點管理好學生。
(三)指揮員✵♋️、引導員和相關工作人員應在演練開始前10分鐘到達指定位置🚵🏽。
五🕳、組織機構:
(一)指揮部
總 指 揮🚡:王 軍
副總指揮👦:魏 堃 陳 紅
成 員🧐:馬 斌 王和平 牟艷艷 王艷榮 李麗娜
張 軍 關曉蘭 白玉英 王月芹 逄洪凱
吳偉麗 朱蘇蘇 楊 旭 李秀芝 林 偉
職 責:
1.在確認火災時🐏,能迅速實施救災指揮👩🏽🦰,負責向各部門發出指示。
2.根據火災情況👑,確定是否疏散人員,將火災情況通知師生員工,特別是發生火災附近的🎢🤸🏻,要師生盡快撤離現場。
3.調集保衛處消防組及公寓管理滅火人員搶險,根據現場情況撥打“119”、隔離火情、警戒、火勢嚴重時可采取封樓♥︎😕。
4.根據火勢情況👳,及時調整力量,明確布置救人疏散物質和滅火📱、供水、防排煙等任務🚴,並檢查執行情況。
信 號 員🦈:團委賈傑民
指揮部地點:設在足球場內東側🧚🏽♂️,演練開始指揮部有關領導提前到達足球場內東側集合。
(二)學生公寓疏散指導組
成 員:二級學院教育院長、學生處幹事、輔導員、公寓管理全體成員。
職 責:
1.信號員發出“火災警報”後,由輔導員、宿管老師通知學生進行有效緊急避災。並指導帶領學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帶”即足球場。
2.輔導員要至始至終的跟隊,密切關註演練現場⛈,組織好安全疏散演練的學生有序撤離火災現場,合理調節學生疏散的進度,特別是防止過度擁擠造成的摔倒、踩踏等意外事件的發生。
3.處理好學生疏散過程中的其他突發事件🧏🏿♀️。
(三)滅火搶險組
地 點:此次滅火現場設在學生公寓1號D區口
滅 火 器🏇:學生公寓配置區提取、或就近校園消防井水
負 責 人:林 偉
成 員:保衛處人員↖️、後勤處人員接到“火災警報”信號或有關通知後立即趕到火災現場滅火。
職 責🏃🏻♀️➡️:
1.偵察火情👦🏿,掌握火勢發展情況🤾🏼♂️🩷;
2.及時向指揮部匯報火情;
3.根據火情,切斷電源🩵、可燃起源;
4.實施滅火、疏散🧒、搶救傷員🫸;
5.攜帶滅火工具📢、防火工具防止火勢沿水平或縱向蔓延;
6.若火勢校方無法控製,求救公安消防隊到場後,協同組織滅火搶救。
(四)安全警戒及監督組👊🏽:宿管科長李秀芝🔲、張軍及各宿舍長
(五)救護組: 負責人 賈傑民 由院醫務室人員擔任🫵,對受傷人員進行及時搶救👨🏻🦼➡️。對受傷嚴重的要及時打“120”急救中心電話。
六、緊急疏散演練程序
(一)演練開始:
1.總指揮發出緊急疏散演練開始命令👨🏻⚖️。
2.由信號員發出“火災警報”信號🧃。
3.全體師生員工立即進入緊急演練狀態👩🏿🔧,宿管老師立即打開安全通道門、及封閉防火門🚹。
4.學生處一位處長助理、二位幹事在疏散路線定位疏導👩🏿⚖️。(A、B🧦、C、D區外圍🧓🏻、操場口、操場內)
(二)疏散撤離路線👱🏽♂️:總負責 關曉蘭
1 .當聽到“火災警報”信號時📶,二級學院教育主任📌、輔導員🤾♂️、公寓管理全體成員在各樓層,帶領同學有秩序的從樓梯快速疏散到“安全地帶”足球場地集合👩🏿🚀。
2.公寓疏散路線
(1)學生公寓1號女生部
以下房間學生從一層A口出:
F層👨🏻🏭:F1001—F1029 指揮人員:當日宿管老師
一層😸🔭:1001—1023(原A2001—A2023)
指揮人員:閆奕霏、王欣冉
二層:2001—2023(原A3001—A3023)
指揮人員💶:尹 辰、張 歡
三層:3001—3023(原A4001—A4023)
指揮人員:李 軼、司 思
四層✊:4001—4023(原A5001—A5023)
指揮人員:楊 旭、張雲傑
五層:5001—5017(原A6001—A6017)
指揮人員:吳偉麗、解 芳
以下房間學生從一層B口出🈯️:
一層:1024—1032(原A2024—A2027🦵🏼、B1001—B1005)
指揮人員:張 影、董淑賢
二層:2024—2051(原A3024—A3027、B2001—B2024)
指揮人員:代迎春、楊景華、項秀文
三層🥷🏿:3024—3045(原A4024—A4027👏🏿、B3001—B3018)
指揮人員🩲:韓彩玲👈🏿、張淑平
四層:4024—4037(原A5024—A5027、 B4001—B4010)
指揮人員:吳小麗、劉紅梅
五層2️⃣:5018—5031(原A6018—A6021🧑🏽🔬、B5001—B5010)
指揮人員:李小輝🚭、韓淑華
大廳指揮人員:王月芹、貝連青、張翠芹
疏散線路:學生從學生公寓一層A🧑🏻💼、B出口疏散出來後,在指揮人員的指揮下沿藝楓路到天藝大道,有序從操場正門進入👷🏽♀️。
(2)學生公寓1號男生部
以下房間學生從一層C口出⚫️:
一層 🤾🏻♀️👩🚀:1033—1041(原 C1001—C1005)
指揮人員⇒:姚春寶😆、柴鋰娟
二層: 2052—2061(原C2001—C2006)
指揮人員🏷🧑🏼🏭:張 歡🐇、尹 辰
三層: 3046—3061(原 B3019—B3024)
指揮人員:李 軼🤒、 司 思
四層🧫: 4038—4062(原B4011—B4024)
指揮人員🧏🏿:楊 旭🚎、 張雲傑
五層🙋♀️: 5032—5055(原B5011—B5024 )
指揮人員🪟:吳偉麗🧔🏻、 解 芳
六層😵: 6001——6027
指揮人員🙍♂️:周柏宇、 汪 珊
以下房間學生從一層D口出:
一層 :1042—1057(原 D1001—D1020)
指揮人員:王淑文、任惠茹
二層: 2062—2084(原D2001—D2027)
指揮人員: 劉桂鳳、楊再會
三層: 3062—3084(原C3001—C3006、D3001—D3027)
指揮人員🫦:趙海英、黃群珍
四層🧕🏿😮💨: 4063—4084(原C4001—C4006🙎🏻♂️、D4001—D4027)
指揮人員:楊再碧🍔、李桂蓮
五層🎳: 5056—5078(原C5001—C5006、D5001—D5027 )
指揮人員🧏🏻♂️:李小輝、劉玉霞
大廳指揮人員🎟:逄洪凱、韓秀芬
疏散線路💆🏽♂️:因D口出現挾持人員,學生需從學生公寓一層C出口疏散出來後👐🏻,在指揮人員的指揮下沿藝楓路到天藝大道,有序從操場正門進入。
(3)北區1號樓
以下房間學生由一層東南口出
一層:1001—1006 指揮人員:朱蘇蘇
二層:2001—2009 指揮人員:劉秀麗
三層🙍🏼:3001—3009 指揮人員🤵🏿:李想
四層:4001—4009 指揮人員:章曉玉
五層:5001—5009 指揮人員💗:賈婷婷
以下房間學生由一層東北口出
一層:1007—1012 指揮人員🏌️♀️:胡淑花
二層🧇:2010—2019 指揮人員:郭建青
三層:3010—3019 指揮人員:韓淑會
四層🤸🏽♀️:4010—4019 指揮人員:王桂芝
五層:5010—5019 指揮人員👔:耿淑霞
疏散線路:
學生從北區1號樓公寓一層東南口𓀖🏙、東北口疏散出來後,在指揮人員的指揮下有序的從食堂東南側土坡到達操場💎。
(三)安全區域場地劃分:
負責人:白玉英
足球場地由南向北依次為:
教職工 音樂學院 影視學院
傳媒學院 舞蹈學院 戲劇學院 流行演唱學院
(四)報告疏散情況:
由各二級學院教育助理向指揮部報告學生疏散演練情況及人數。
(五)實施演練結束🧑✈️:
全體師生在指定地點待命🐙。
七、演練總結:
(一)院領導總結講話。
(二)宣布演練結束👨🏼🍼,各院系依次撤離現場。
二○一二年十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