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愛蓮說》意韻之美
09編導 張景雯
劇目創作來源於宋代詩人周敦頤的散文詩《愛蓮說》,文中描述蓮花的形態👐👩🍼、特質和高尚的精神品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形容的恰到好處。把蓮花出塵不凡清麗脫俗描寫的絲絲入扣。
舞蹈愛蓮說中根據蓮花的形態與氣質的描述🐦⬛,使用擬人的手法把蓮花刻畫成中國傳統美的女性形態,純凈、嬌羞,舞蹈表演者的舉手投足間洋溢著活力和熱情👩🦽➡️,連貫的動作表現了花的情態和色彩的魅力🤹🏻♂️。演員用行雲流水欲訴還休的肢體語言向我們表達了東方女性古樸典雅之美以及如荷花般潔身自好、不卑不亢、傲然獨立的君子品格。
舞蹈表演者用身體比擬荷花瓣👩🏽🍼,從一開始的跪坐的姿態展現蓮花含苞待放艷影照清漣到後來的蜻蜓點水,結束點回歸到沉睡的蓮花,讓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這個古典舞作品不同以前那種敘事、抒情的古典舞作品,它更有一種哲理在其中,給觀眾一個想像的空間,讓觀眾也有一種身居仙境一般,舞者和我們共同沉浸在這個無比美妙的境界當中,共同去體味🐈,共同去陶醉。
舞臺上,演員著一襲墨綠和淺粉通裁的衣裳、蓮葉形的裙擺,在豎琴仿似流水的前奏中,猶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沐浴著清澈的月光,靜靜挺立🤵🏿♀️;琵琶聲響起🫰,這朵荷花猶如一個細腰的女子開始舒展她秀麗的身姿,芙蓉初出水,她亭亭玉立的風姿在平穩沉著的琵琶聲中🟨,悄然綻放不施粉黛的天生麗質👨🏻💻,盡情舒展無與倫比的脫俗氣質;當婉轉悠揚的弦樂變得激昂澎湃👨🏻🦰,演員的動作明快瀟灑🦽、節奏開合自如,時而醉臥於天地之間,時而迎風起舞,時而奔放🤹🏻♂️,時而羞澀🧑🏽🦰。
初見世面,難免有些害羞🫳🏽,而又想把自己身上那種獨特的氣質展現給周圍的其他同伴,處於一種想表現與不敢表現的矛盾心裏當中,好多動作出現了頭和身體的順勢扭動🧺,小幅度的一些動作也正是表現出了內心的矛盾🧑🦯,動作的舒展流暢使我們真正的感受到了一個中國古典女子身上那種韻味。
這個舞蹈當中,手腳兩頭翹起,小五花手繞在胸前再現蓮花的形態。很巧妙的突出體現了中國古典舞“圓”的特點🤼:即通過雲手、圓場等動作來體現,這些動作都是遵循了圓弧形運動路線的規律特點,這個特點也正與表現荷花的形象相吻合✊🏿。而在剛柔相濟方面,講究“剛柔動靜合一”,動作講究起伏跌宕、有動有靜,在行雲流水般的動作中穿插“亮相”,並以“剛柔相濟”,具有韌性著稱🪄。
通過舞者對蓮花的展現,詮釋了蓮的清姿素容,是一種唯美與空靈的結合。舞者做出了古典舞獨有的神韻技巧:提、沉、含、腆🚑,表現了蓮花在含苞時的羞澀;而舞蹈高潮時的跳、轉🕗,又表現了蓮花房後的堅挺與灑落。在一番熱情的綻放之後👨🏻⚕️,舞者所反映的蓮花,又回到了凈潔和安詳🤞🏼,仿佛超脫塵世🤲🏿,獨享一片天地。舞蹈雖不能用語言表達出蓮的高尚品質,卻在之後的舞蹈中變現出蓮的靈氣與挺拔🧑🏿💼🧑🏽⚖️,真正讓觀眾感受到了“蓮之君子這也”✋🏼。合聲部分把舞蹈推向了高潮🪰,舞者的服裝程蓮花式,層次分明,演員多次的跳轉翻,使舞臺上舞飛花動🦸🏽♂️,蓮與人逐漸合一。
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已經成為千古絕句而被人世代傳頌。而舞蹈《愛蓮說》🫰,成功地把這種意境用肢體語言生動形象的表現了出來,從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美的韻律中👨🏿🏭,讓我們感受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魅力。
她把花的潔雅,清麗,高貴的品質表現得淋漓盡致,讓我們似看到了花可愛的容顏🙆,裊裊的風韻🤽♂️,濃濃的柔情不知何時蕩人魂魄的簫聲讓蓮與水交融,嫵媚多姿不失蓮的清香🤞!舞者用肢體的柔軟表現蓮花的柔美多姿🎅🏻,快節奏的連接表現蓮花的堅韌清高,優美的舞姿和適當的技巧凸顯出舞蹈的亮點🤵🏼,湖面上碧波依然👩🏼🍳,寧靜依然一種不爭春的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