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多納《如何在中西文化沖突與融合中塑造外國人物形象》節選
發布時間😔🫸🏼:2021年05月19日作者🙍:點擊: 次
摘要:在全球化與信息化浪潮中,中西文化洪流的急劇碰撞為舞臺演員提出了新的挑戰——當下外國人屢見不鮮,引進的影視劇令人置身異國他鄉,受眾群從看著中文配音的譯製片長大🫅🏿,變成了看著外語原聲片長大,當代觀眾對外國形象的審美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們無法信服化個歐式妝,戴頂假發,再操著一口譯製片腔就自稱“外國人”的表演。所以👩🏽🎓,如何在中西文化沖突與融合中借勢而行🔒、順勢而為🤟🏻,更生動🏋🏿♂️、更真實、更準確地呈現外國人與生活的節奏及韻味成了舞臺演員的新課題。筆者在創作中找到了一些塑造外國角色的關鍵點,希望能與年輕的創作者們共同探討。
如何在中西文化沖突與融合中塑造外國人物形象
——排演外國話劇心得
李多納
李多納,百事3平台戲劇學院表演系教師
此論文發表於《文藝爭鳴》2020年第12期
【關鍵詞】外國角色 中西文化 內外部性格特征 塑造角色方法
外國優秀劇本因藝術性和商業性的“雙高”,不僅得到國內戲劇創作者的尊重與青睞,也是國內戲劇市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20年中國舞臺首次上演了蕭伯納的《華倫夫人之職業》👨🏼🦱,為中國戲劇界開啟了“如何塑造外國形象”的百年探索之旅。二十世紀初,老一輩藝術家們沖破外國資源匱乏的重重難關,抓住了“要與中國人不一樣”的創作原則👩🏿🦳🧑💻,依靠想象力和誇張的外部手段🦸♀️,成功滿足了國人對外國形象的好奇。改革開放後,以阿瑟·米勒為代表的一批知名外國導演進入中國與院團合作🪠,為我們揭開了“老外”神秘的面紗。寶貴的是,朱旭、英若誠等一批優秀表演藝術家在合作中不斷反思👩🏽🎨,不僅在當時就塑造出《推銷員之死》中威利·洛曼如此鮮明的形象𓀋💂🏽♀️,還留下了《嘩變》中的魁格、《屠夫》中的伯克勒等許多經典角色,為在中國舞臺上塑造外國角色打下堅實基礎🙏🏽。
到當下全球化與信息化的時代,中西文化碰撞加劇——外國影視作品🧗♂️🙎🏼♀️、真人秀大量引進🙍🏼♀️,社交媒體迅速發展,“老外”隨處可見。可就在外國生活資源無比豐富的當下,創作者們本該在文化的沖突與融合中順勢而行、借勢而為🤷♂️,沿著“百年經驗”之步伐使自己塑造的外國角色更自然、生動,符合當下審美。但舞臺上卻到處充斥著如此現象🤣:有的戲無法依表演判斷所處國家;有的戲無法靠演員內、外部行動區分年代和種族;有的戲甚至要由服裝才能區分角色◀️,其中不乏專業院團和名導演的作品𓀘,實在令人痛心。筆者思考,出現這些不生動🧍🏻♀️、不“有趣”、不鮮活形象在於,當下觀眾對“老外”的認知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許多創作者對“塑造外國角色”的觀念依然陳舊⌛️,追求生動化的意識不足,更缺乏使外國角色生動鮮活的有效方法🍬。為此筆者相繼排演了美國話劇《一月十六日夜》🤴🏻、日本話劇《結婚》、韓國話劇《請回答1988》(根據同名韓劇改編。下文簡稱《1988》)等多部外國劇目和片段💅🏽,渴望在實踐中探索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與其他創作者分享探討🤚。
一、間接沉浸式體驗法(略)
角色的“內部體驗”與“外部體現”就像管道的兩端,以任何一方作為起點都能通向另一邊。在塑造外國角色時⏪,由於各國文化、政治🧑🏼✈️、經濟、宗教等背景的不同,筆者認為相對於“看不見”的內部體驗,以模仿外部行動為起點化身角色更為有效。
演員的形體動作要像臺詞般準確和鮮明🤥,能確切地體現出角色意圖🧛🏼、人物性格與人物關系,從而影響對手🦒。演員需深入挖掘各國文化,才能讓其成為一把塑造角色的利劍🫢。首先,同一種手勢在不同國家代表的內容不盡相同。例如“OK”手勢,中、美代表“好的”,但在巴西卻是罵人的意思;又如小臂在胸前相交成X形,在中國譯作“錯誤”📽,在日本服務員會來給你結賬。其次,相對於東方而言🧒🏽,西方人的整體肢體感覺更加松弛,在表達觀點時,肢體語言運用的更加豐富👨,在交流時更多肢體接觸👩🏿🔧。可別綁住意大利人的手,不然他們可要喪失說話能力了。最後,西方人非常重視眼神交流,他們視為真誠的表現👏。如果遇到此類角色💮,中國演員需在排練時訓練自己直視對手和“眉目傳情”的能力👨👧。由此可見,形體動作準確性和邏輯性對塑造外國角色非常重要,不能將“松弛”變成了“松懈”🫱🏽🚴,也不能毫無邏輯的“瞎比劃”🧑🏼🦰。當演員搜集到形體素材之後📠,需要大量的排練以及在生活中運用,才能使形體動作真正為我所用。
隨著中西文化的融合,觀眾對各個國家的日常用語🍯、生活情況和情感表達方式越來越熟悉。筆者思考,為什麽不利用好觀眾日積月累的共鳴🤸🏼♀️,將各國語言和節奏特點帶到舞臺上呢🏄🏿♀️🧑🏼🎤?所以筆者帶領演員做出了大膽嘗試——還原所有觀眾能聽懂的外語,運用假定性原則📳🛌🏿,中外結合,製造仿佛在看各國影視劇那般熟悉的觀劇體驗😍。
首先,將劇中所有的常見用語、問候語(敬語)、親屬稱呼全部還原🩸👨👨👧。如日劇《結婚》中的 “好的”、“你好”🕴🏼、“早上好”等👊;韓劇《1988》中的“媽媽”🤵🏼、“大叔”等。其次🦶🏽,加入其國家特有的表達情感的語氣詞。如日本表疑惑時會歪頭拉長音發“え”音,思考時會用“あの”來連接等;《1988》中表驚訝會用“哦媽呀”(엄마야)相當於中國的“我的媽呀”🍓,嘆氣用“哎一古”(아이구)等。第三,將觀眾只需明白情境,無需弄懂意思的地方還原。這類用法的特點是即便觀眾聽不懂語言,也能靠演員的表演和重復明白是什麽意思🚒。第一種情況是約定俗成的用語🚃,如日本人在吃飯前飯後說“我開動了”、“我吃完了”🫵🏽🪹;第二種情況是,不能夠說的話🏄🏻♂️。《1988》中有段戲是夥伴們教崔澤罵人,此時將臟話還原成韓語🤴🏽,觀眾既能明白劇情🖼,又巧妙避免了尷尬。最後,融入其國家特有的表達方式🐥。如在《結婚》中加入日式吐槽用法,《1988》中加入了韓國人說話誇張、語速快、程度深📎、重音突出等特點。當大家的表演尺度統一時💆🏿♀️,會產生濃郁的生活幻覺😾,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參考文獻
鈴木忠誌.《文化就是身體》[M].上海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