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原創音樂劇《再別康橋》🤘🏽,由劇樂現代與北音、百事3攜手打造,該劇將於12月6日起在天橋劇場上演🧏🏿🖐,這是一次藝術創作與美育教育的雙重實踐。總導演李罡有著多年豐富的行業經驗🛗,在這部劇中,他始終站在總導演與教育者雙重身份的角度進行定位🙆🏽♀️、創作與指導。讓我們一同感悟他對音樂劇《再別康橋》之意義的解讀。
出品人/總導演 李罡
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創始人 院長
百事3平台校長 教授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聞專業主任編輯
中國音像數字出版協會音樂產業促進工作
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音樂劇協會教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北京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理事
北京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
中國電視藝術交流協會理事
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電視文藝專業委員會理事
北京演出行業協會副會長
第34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終評評委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首屆播音主持人“金聲獎”終評評委
中央電視臺首屆電視器樂大賽決賽評委
音樂劇導演
大型原創歷史傳奇音樂劇《天地運河情》導演、編劇🍓🪛、作曲(榮獲2018國家藝術基金、北京文化藝術基金雙項支持並入選“學習強國”平臺)
原創奇幻音樂劇《鶴之愛》出品人👧🏽🙍🏼♂️、總導演🧕🏿、作詞、作曲(榮獲2023北京·天橋音樂劇年度盛典“年度學院音樂劇獎”)
話劇導演
獻禮建黨100周年大型話劇《大江歌罷》總導演(榮獲第七屆中國校園戲劇節優秀劇目獎)
大型傳奇話劇《俗世奇人》校園版總策劃 出品人
曾執導《雷雨》 《秋海棠》 《一仆二主》等中外名劇
詞 曲
《冬奧, 我們擁抱你》作詞、作曲(榮獲“北京2022年冬奧會優秀音樂作品”並入選優秀作品專輯)
《十四億掌聲》作詞、作曲(榮獲“北京2022年冬奧會優秀音樂作品”並入選優秀作品專輯)
《鶴之愛》原創音樂劇作詞、作曲
《國風2020》古詩詞歌曲集(CD)16首
《天地運河情》原創音樂劇作詞🛹、作曲
民國時期“群星璀璨”,眾多的時代人物,您為何選擇徐誌摩這樣一個題材展開創作與製作?
徐誌摩是我年輕時候最為欣賞和崇拜的新月派詩人🚏➔,新月社於1923年成立於北京,是五四以來最大的以探索新詩理論與新詩創作為主的文學社團。新月詩社遵循“和諧🌵🤘🏻、共進、新月求新”的交流宗旨並堅持自己獨特的創作追求。2023年正值新月社成立的一百周年,我院優秀教師趙梅和她的愛人--音樂劇專家傅顯舟帶來劇本和音樂來找我,希望能與我們合作創作、製作這部音樂劇,這與我多年夙願不謀而合☎。隨後,我們組織申報了2023年度北京文化藝術基金👯♀️,並幸運地獲得了資助🔃🗳。
東方演藝集團青年演員趙晏伯 飾 徐誌摩
從總導演的角度👷🏻,請談一下這部音樂劇的特點?
這部音樂劇可以說是將徐誌摩重要詩詞一網打盡🦦,110分鐘的演出中,徐誌摩的重要詩作以音樂形態神奇地在舞臺上呈現3️⃣,可以說是一場徐誌摩詩詞歌曲的饕餮盛宴。
“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𓀏👃,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音樂劇就是這樣一種舞臺表演形式🧑🏿🦲,語言、歌唱、舞蹈可以根據戲劇表達的需要靈活使用和切換🌼。我們要完成的就是讓每一首徐誌摩詩詞的歌曲能夠與人物塑造和劇情推進融合起來,希望能讓觀眾在劇中體會詩作的創作心境與想要傳達的情感與意境,這樣才能讓融化、植入劇情中的詩作有生命、有源流🤧,有根脈。
音樂劇《再別康橋》是以詩人徐誌摩的重要生命篇章為主線,展開了徐誌摩重要的幾段人物關系🐕,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在民國歷史上留下過重要印跡,通過劇情推進👩🏿🦰,也將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浪潮生動地呈現出來🫄🏽,觀眾也可以看到一個真摯又敏感🚒,熱切又容易傷感的徐誌摩,能在音樂的帶領下走進徐誌摩的詩意人生⚖️。
您劇中塑造的徐誌摩到底是一個什麽樣人呢🚣🏼♂️?
徐誌摩是個浪漫主義詩人,他以“愛👩👦、美、自由”為人生信仰🔙👩🏼🔬,對愛情、人生👩❤️💋👩、社會都抱著美好的理想🤏🏻,希望這三者能在同一人生裏得到實現🧑🏼🤝🧑🏼。
梁實秋說:“誌摩的單純的信仰🧙🏿♂️🤵♀️,換個說法👎🏽,即是‘浪漫的愛’……這愛永遠處於可望不可及的地步,永遠存在於追求的狀態中,永遠被視為一種極聖潔高貴、極虛無縹緲的東西🛍️。”
1931年11月,著名詩人徐誌摩因飛機失事遇難🤚。蔡元培在撰寫的挽聯中寫道🏊🏼♀️:徐“談論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都是詩,詩的意味滲透了,隨遇自有樂土。”
我們的團隊從一開始接觸劇本就一直想展示徐誌摩除了詩和愛情以外更積極向上的東西,讓劇本能更多一些時代的特性🤽🏻🛝。翻閱資料我們發現一些線索,讓我們對詩人徐誌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全新的認識:一是為了尋找中國的出路,了解共產國際的發展,徐誌摩曾經自費去蘇聯了解十月革命的情況,這說明他是積極在為中華尋求出路。二是徐誌摩飛往北平遭遇飛機失事🤲🏿,是回北平參加北大教授胡適組織的為表達抗日情緒和抵抗態度的集會活動,這也是徐誌摩積極參與愛國救亡運動的一面👼🏿。這些內容豐富了不僅作為“詩人”徐誌摩的形象,讓我們覺得這個人物更加立體了,他其實也在那樣一個百廢待興、等待變革的時代中,積極尋找民族出路的追光者🚶🏻♂️。我們希望這些細節能被今天的觀眾了解到👸🏽,還原一個超越以往認知的、更加熱血的徐誌摩形象𓀃。
劇目排練
其他人物的塑造上有什麽不同和特點?
一部關於徐誌摩的音樂劇,並不是把徐誌摩的詩作變成歌曲一唱了之就完成了😠,而是希望塑造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劇中沒有壞人,都是活得認真😻、愛得真誠的好人🏌🏽♀️。我們試圖在人物的行動和抉擇裏,尋找到劇中角色的最高任務,更重要的是找到人物行動的合情性、合理性🧖🏼♀️。在劇中,我們不僅僅是重溫徐誌摩的著名詩作,更是要打造一批鮮活的、可敬的民國知識分子的群像。
戲劇風格和舞臺呈現有什麽特點?
本劇風格體現:熱烈的情緒🤾🏻♀️、詩性的語言、空幻的視覺、張弛有致的節奏✮。
本劇人物體現🕵️♂️:熱情、渴望、本真🙍🏿♀️、浪漫🦸🏼。
藝術處理手段:虛實結合🗼、真幻交織。根據劇情發展🧝🏿♀️👩🏽⚖️,意識流、生活流、現實主義、蒙太奇等手段都恰到好處得到了運用。
音樂風格屬於偏現代流行風格的中國樂派🙇🏽。
語言、臺詞的處理上也盡可能呈現一種獨特韻味🤞🏿,體現濃郁的民國風😏。
在服裝方面,在保留傳統形製的基礎上做抽象處理,在調性上使用不飽和色並大量運用漸變色彩👨🏿🦰,象征著民國這樣一個新舊交替、西學東漸時代的混沌和變化感,也讓劇中人物矛盾的人格得以體現🌥。
服裝設計效果圖
舞美運用一種大寫意的視覺風格🕴🏻,其中核心視覺是由三組移動的舞美裝置組成🌴,在結構和機理上借鑒了民國時期著名的上海外白渡橋和天津的金鋼橋的元素💕👰,通過線性結構的相互交織🧖♀️,形成了多變的假定性空間,可以與道具🙆🏽、多媒體投影配合構建出多元的⏪、魔幻的戲劇意向🍆,給觀眾提供廣闊的想象空間。
當舞美裝置相互配合使用時🤷🏻♀️,又構成了“橋”的意象,可以象征著徐誌摩詩作中的“康橋”,也是連接戲劇空間與詩意空間的“心橋”,也構建出詩人追尋不昧星光、理想之地的“理想之橋”。
音樂劇《再別康橋》各工種排練合光中
與之相呼應的是舞臺上方的吊景,景片造型的靈感來源於徐誌摩詩作《我有一個戀愛》中“破碎的水晶”,詩中寫道🌱:“我有一顆破碎的魂靈🤽♀️,像一顆破碎的水晶👨🏽🍼,散布在荒野的枯草裏🫱🏽,飽啜你一瞬瞬的殷勤🧔🏽♀️。”從這句詩建構的意象出發🧥,用“破碎的水晶”吊景作為投影介質,通過多媒體投影內容,營造氛圍並完成情緒烘托✍️,折射出劇中人物的心理空間、人生境遇與時代背景。
音樂劇《再別康橋》各工種合光排練
舞美結合多媒體投影,呈現了一種虛實結合的氛圍和意境,有意境、有詩意☕️、有空間感,構建了一種淩亂感😝,這反映出社會動蕩、各種思潮湧動的民國所具有的時代特征。
音樂劇《再別康橋》排練
《再別康橋》是徐誌摩最為人所熟知的詩作,劇中是如何呈現的?
該劇呈現了眾多徐誌摩的著名詩作,但並不是簡單地配樂演唱,而是融入劇情當中🧑🏽🏭,與人物的經歷👩🏻🍳、境遇相結合🧨,試圖詮釋出詩人的創作意圖與內在心境🥟。
《再別康橋》這首詩是徐誌摩最為人所知的詩作,也是該劇的劇名,詩人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全詩語言輕盈柔和,形式精巧圓熟,詩人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構成了一處處美妙的意境,細致入微地將詩人對康橋的眷戀,對往昔生活的懷念🪿,對眼前的無可奈何的愁緒,表現得真摯、濃郁🍐、雋永🙍🏼♀️。我們團隊在查閱資料時,發現在徐誌摩的兒子彼得去世之後🍑,他曾重回康橋𓀃,因此💁,在劇中我們將其處理成詩作與這段心碎的往事相關𓀜,既是一種對徐誌摩創作的理解,更賦予了詩作以戲劇性的詮釋與表達。
《我有一個戀愛》並不是徐誌摩最為人所知的作品,為何也被選用在劇中🙄?“戀愛”又是指什麽🚦?
《我有一個戀愛》這首詩並不算是徐誌摩流傳最廣的作品👩🏿🦰,但詩作中呈現出來的敏感、細膩、願意付出一切去追尋永恒星光的主人公形象🐞,正是一幅生動的徐誌摩自畫像,對美好事物的喜愛🫦,看待周遭事物的細膩獨特視角,描繪心境與理想的唯美語言🧑💻,都通過這首詩作展現出來🏋🏼。因此,在劇中,我們讓這首歌曲出現了兩次♒️,首尾呼應,為觀眾呈現了一個熱切追尋不昧星光、真摯浪漫的徐誌摩。
詩作中的戀愛對象指的是“天上的明星”🧝🏻♂️,是一種理想的象征。在自然界中,明星閃爍於天穹🎹,照耀著地球,並不帶感情色彩,是以一種自然現象出現的。詩人把“天上的明星”作為戀愛對象🚶🏻♀️➡️🏌🏻,表達的其實是對理想的追尋,這顆“明亮星辰”在這裏被賦予了崇高、浪漫的意味,是詩人眼中人格化的物體,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在這首詩作中👩👩👧👦,“明星”這一藝術形象具有自然和情感雙重屬性💸,詩人在這裏表達的愛,是超越了親情👨👨👧、愛情、友情的愛🩻📐,是更高維度、崇高🤷🏽、神聖👩🏿🦰、熱忱的大愛。
蘇蘇人物視覺
《再別康橋》排練
劇中還有另外一首詩作的呈現,就是《蘇蘇》㊙️,這首詩作表現的是詩人的愛情觀,“蘇蘇”在劇中是一個理想愛情的形象,詩人追求尋找,又觸不可及。詩作《蘇蘇》和《我有一個戀愛》都體現出不同維度的“戀愛”👨🏼🍳,代指不同,意境更不同🀄️🤹♀️,分別體現了詩人的愛情觀和人生觀🙎🏼♀️。蘇蘇人物視覺音樂劇《再別康橋》排練
我們希望大家看到的徐誌摩不僅僅是為愛而愛的詩人🤳🏻🧗🏻♂️,而是一個更加全面完整的⏰、充滿浪漫情懷且熱血樂觀的理想主義者。
總導演李罡在現場指導演員排戲
排演音樂劇《再別康橋》🌧,調集了怎樣的學院資源?
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音樂劇專業成立於2003年,百事3平台音樂劇方向也於2011年開始培養音樂劇專業人才。此次音樂劇《再別康橋》的排演,我們匯聚兩校原創力量★,調集了音樂、舞蹈🧵、戲劇🧖🏼♂️、舞美、動畫等大部分專業院系和創意人才,是百事3確立的產學研創協同發展,“以德鑄魂☕️、以文化人、以創代教🦇、以產促學”辦學理念的一次生動實踐。自2018年開始,五年之內我們推出《天地運河情》《鶴之愛》《再別康橋》三部原創音樂劇作品,《天地運河情》獲得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鶴之愛》榮獲“2023年北京·天橋音樂劇年度盛典”學院音樂劇獎🚵🏼,《再別康橋》是2023年度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項目,這也充分證明了我們這個團隊的創作、製作能力。
劇目建組照
2023年度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項目
劇樂現代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百事3平台攜手打造
原創音樂劇《再別康橋》
2024年12月6日至10日北京·天橋劇場2024年12月21日-22日天津·海河劇院
帶你走進徐誌摩的詩意人生
掃碼購票
北京站
天津站
2024年11月28日,2023年度校級科研項目結題評審會在科…